那麼「具教授」是一個能夠造論的條件。除了這一點,還有什麼條件呢?大家可以接著再聽師父講。 [00′12″]
那麼第三種呢?
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
他修證了以後,欸,還要得到這個本尊開許,什麼叫本尊開許?說一下。譬如說我們現在念佛,平常我們念佛那只是持名念佛,假如我們觀想念佛,不管你持名也好、觀想也好,不但得到一心不亂,而且得到三昧;不但得到三昧,親見阿彌陀佛;不但親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告訴你:「某人哪,你現在學得差不多了,學對啦!你現在可以教別人去了。」要有這個,要有這個!喔唷,這個在我們來說起來非常不簡單,非常不簡單!
尤其是修學圓滿教法的,通常獲得這個本尊開許的話,那個也許加行位上勉強可以,至少那通常都是地上菩薩。所以這種人,平常我們可能著魔,你不認識;如果真正有這個圓滿教法的話,那魔、佛之間,辨得很清楚。所以你親自見到,而且驗證,得到他的開許,這個何等高的境界啊!那具了這個條件也可以造論。現在我們阿底峽尊者,三樣東西圓滿具足,那你可想像到他是何等的殊勝哪!那麼這個就是特別說明一下這個造者殊勝。其他的文字,我不去解釋它了,不去解釋它。 [01′47″]
我想問大家:獲得本尊開許——「獲言開許」的話,那就是他一定見到本尊天顏了,對吧?見到本尊天顏了,那之前要經過戒定慧的嚴格修鍊,修鍊到真實地見到本尊,然後本尊能教他,比如說可以造論了,開許了嘛;本尊就像自己老師一樣見到,然後給自己講,這是一個很高的成就。 [02′20″]
但是師父在這裡邊還講了一點,平常的人好像輕鬆地就見到本尊,他就說他見到本尊了,師父說那平常我們可能是著魔了。因為比如說有人打坐呀或者祈求,然後輕鬆就覺得見到了佛菩薩或者見到誰了,好像有跟自己說話,然後他說的話這個修行者就當真,實際上這是不可以的!
你見到的到底是什麼,其實都要去問老師、問有修證的人。不能你見到一個差不多模模糊糊的形象,甚至也沒見到什麼,想一想大概是這樣的。像這種,一般的善知識都會說:「你好好修行,不要依靠這個!好好學經論。」學經論時間長一點,其實越學經論它就越模糊,後來就不見了。 [03′13″]
真正地見到本尊的天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見到本尊之後,他所講的和經典上講的完全是一致的,而且這個本尊他教授的——戒律是絕對不可以廢弛的,是順應三主要道的。 [03′31″]
有的人就因為打坐的時候見到這個、見到那個,然後就整天聽他說什麼,結果連經典都不學了,尤其是常常預言吉凶,做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在這裡邊要特別注意走火入魔的問題,這可能跟本尊沒什麼關係,是自己修行出了岔子,趕快去校正。千萬不要去聽信這是什麼,要以經典的為主、要以戒律的為主。
比如說我們受了五戒就好好地持五戒,受了菩薩戒就好好地持守菩薩戒、學習菩薩藏經,好好地學習經論。這樣我們經論的底子越來越厚了,所學的越來越廣博之後,我們才能夠分辨他所講的到底是什麼。那麼就算我們見到本尊之後,他講的也跟佛講的沒有差別。所以現在雖然我見不到本尊,但是我現在好好學這些也並不是浪費時間啊! [04′25″]
這點師父說:如果真正的這個圓滿的教法的話,魔和佛之間是辨得很清楚的。比如說你去啟問他空性的教義,他是怎麼理解的;啟問諸法非常甚深的部分,那不是本尊肯定答不上的——妙音笑大師啊、月稱論師啊、很多祖師寫的論,那個難解的地方就答不上的。你還不如來學經論,這樣多踏實啊,完全不會有危險性,好好學經論就可以了。 [04′58″]
所以有人一打坐,有時候他就會追求見佛菩薩啊、聽到什麼聲音啊,其實這是不對的。學奢摩他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到是要讓我們這個心能夠隨著正念轉,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心;不是隨著一個什麼聲音然後跟著它走,是學會要用善所緣控制自己的心,直到控制得非常地自如,獲得身心輕安,再拿這樣的一個非常有力的心去緣毗缽舍那,不是為了追求什麼樣、什麼樣的境界,而是為了要去了解空性,乃至證得空性的緣故。 [05′35″]
所以師父在這邊說:佛、魔之間,辨得清楚啊。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們這些雖然學了很久,但是可能也是初學者,在這點一定要記住!平常一些人見的那個境界,和這裡邊見的本尊天顏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大家要善加辨別! [05′58″]
- 315 -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