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接著來聽下一段。
那麼這是個大綱,這個《現觀莊嚴論》這是整個的,至於說個別的那麼是什麼呢?說《菩提道炬》,《菩提道炬》是阿底峽尊者造的。
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
所以造《菩提道炬論》的這位尊者,就是本論的作者,因為這個綱要整個地照著,換句話他的藍圖,他的藍圖。實際上宗喀巴大師的這個內涵,的的確確是完完整整地接受阿底峽尊者的圓滿的傳承。阿底峽尊者的傳承,經過幾方面,最後到宗喀巴大師身上,他有所有的傳阿底峽尊者的老師的,一一都傳到宗喀巴大師身上,這是事實。 [00′56″]
還有一點要特別指出來的,就是就本論的內涵來說,對於我們應機來說,本論還遠超過《菩提道炬論》。前面已經說過了,不是說本論比《菩提道炬論》好,不是,而是說應我們的機,這一點要很清楚、很明白,這樣。
所以對我們現在來學的話,你們不妨把兩個論看看,《菩提道炬論》你看的話,你看了半天莫名其妙,可是本論的話一看,所有的修行的問題都解決——你念佛,念佛成功;參禪,參禪成功;學教,學教成功。這一點我順便一提。 [01′34″]
好!現在我們看,說:「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師父說:「所以造《菩提道炬論》的這位尊者,就是本論的作者」,這句話大家是怎麼理解的?是說《菩提道次第廣論》是阿底峽尊者造的嗎?是這個意思嗎?還是有人說:「也許他們是同一心續,不同的示現。」六世班禪大師說:「不是《道炬論》的作者就是《道次第廣論》的作者,這是在說:如果《道炬論》沒有出現三士道次第的說法,就沒有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會出現這本論就是依據《道炬論》才出現的緣故。總之,《道炬論》所說的三士道的次第和本論所說的三士道的次第是同一個。」這樣理解比較好。 [02′49″]
師父也說:實際上宗喀巴大師的這個內涵,的的確確是完整地接受了阿底峽尊者的圓滿傳承。最後終於傳到了宗大師身上,所有的傳阿底峽尊者的老師的,都傳到宗大師身上,這是事實。 [03′13″]
接著「還有一點要特別指出來」,請問那一點是什麼呢?你們有預習吧?師父說:「就本論的內涵來說,對我們應機來說,本論還遠超過《菩提道炬論》。前面已經說過了,不是說本論比《菩提道炬論》好」,不是這樣的,而是說我們看《菩提道炬論》能不能看懂呀?大家可以試著看一下。而是說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更應我們的機,「這一點要很清楚、很明白。」誰很清楚、很明白?是自己吧!看書的人會自己明白:看《道炬論》的時候就會沒有像《廣論》看得那麼懂。 [04′12″]
所以對我們現在來學的話,師父說:「不妨把兩個論看看,《菩提道炬論》你看的話,你看了半天莫名其妙,」不知道其中是怎樣,「可是本論的話一看,所有的修行的問題都能解決——你念佛,念佛成功;參禪,參禪成功;學教,學教成功。」如果本論的話,看一看所有的修行的問題都能解決,那麼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看了《廣論》之後,有沒有解決我們原來在比如說念佛、參禪這樣的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還有師父後面,注意!「念佛成功、參禪成功、學教成功」,這個成功是什麼?是穿越了障礙,對吧?我們有沒有透過《菩提道次第廣論》穿越障礙呢?有沒有把《廣論》上所說的教理和自己的學修結合起來呢? [05′18″]
比如一個最簡單的問題:聽法的歡喜心。剛開始師父在美國講《廣論》的時候是很艱辛的!講著、講著人就都走了,剩下師父一個人。然後再開始講、再走了!師父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地堅持講下來,講到現在有這麼多同學在學《廣論》。
對我們來說,我們剛開始接觸《廣論》的時候,有的人一聽之下就是相見恨晚哪!有很多很多那種對於佛法的虔誠、對於佛菩薩的虔誠,由於學《廣論》的原因,就像泉湧一樣出現!但是也有的同學學了一段之後,他這種感覺就不是每天都在增長,然後慢慢平淡,有的時候甚至有點麻木了。那這個時候怎麼用我們在《廣論》裡學到的這些教理,來度過這個有點生不出來感受的階段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06′29″]
還有我們拜佛有的時候很相應,有的時候就很平淡,還有的時候甚至不想去拜佛。那麼這個過程中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推動力,把自己低落的心讓它昇華起來?用什麼樣的對治法呢?是不是要憶念佛陀的功德,憶念暇滿的勝利,甚至憶念菩提心的勝利,用這樣令心歡喜的法類,試著去對治一下自己那種下沉的狀態? [07′04″]
注意哦!師父說,學了《廣論》的話,不是說很多問題,是所有的修行的問題都能解決。我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會有疑惑嗎?這本《廣論》會解決所有的修行的問題嗎?那請問:三士道會解決所有的問題嗎?那我們所有的問題的根源到底是在哪裡?如果是在無明的話,解決無明可不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個問題大家可以想一想。 [07′47″]
- 249 -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