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廣海明月]講次0202




【講次】 0202  (2020/03/05 ~ 03/08)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從整體道次策發大乘聞法動機

從前面那個公案中,我們可以知道小乘的阿羅漢能夠行廣大的利生事業,但是由於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沒有辦法了知一切的所知,因此他利眾的程度跟佛是沒有辦法相比的。不要說是小乘的阿羅漢,就連十地的菩薩利益眾生的程度跟佛也都是沒辦法相提並論的。

所以在經論當中,時常用大海以及水滴的譬喻來譬喻佛利眾生的程度就像大海一樣,而十地菩薩以下的菩薩,甚至是最後的聲聞、緣覺阿羅漢們,他們利眾的程度就如同水滴般,跟佛是沒有辦法比的。 [00′54″]

  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如果我們透過人身修學中士道的法,然後獲得了解脫,這到底是不是究竟的解脫呢?這是不究竟、不圓滿的。因為縱使能夠獲得解脫,得到阿羅漢的果位,而實際上到最後我們還是必須要進入大乘的法脈裡邊。如果我們在開始學《廣論》的時候,就了解到這一點的重要性,那真是一件非常、非常幸運的事情! [01′26″]

  我們很多人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三惡趣的苦或者輪迴的苦真的是我們很難接受的、很難忍受的,所以我們要想盡千方百計跳脫惡趣以及輪迴的痛苦,獲得一己的解脫。因為了知了惡趣的苦,而且生生相繼、生命不死,這個相續不可能斷掉,所以就會有三世因果;我們心續裡沒有成熟的那些惡因,會在成熟於惡趣果的時候讓我們墮入惡趣,所以我們所有的力量就用來從惡趣中跳脫出來。

從惡趣跳脫出來了,輪迴還有生、老、病、死,實在是令人恐怖!跟親人別離的淚水可能流成了四大海水,捨棄的身體的骨頭可能堆得比須彌山還高,就成這種慘狀!所以想要從惡趣和輪迴裡跳脫出來這個心意非常、非常地堅決! [02′32″]

  但是我們有沒有注意到要走大乘這個問題呢?可能看到惡趣的苦和輪迴的苦之後,我們就非常迫切地想要得到一己的解脫,覺得我得到一己的解脫之後,再慢慢地修學大乘法也可以吧?可能很多修行人都想過這個問題。

因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自己都沒有從惡趣裡出來,也沒有從輪迴裡出來,我拿什麼利眾生?所以我還是先自己了脫了,然後再利眾生。」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我們想先自己了脫了再利眾生的話,這個觀念到底對不對呢? [03′19″]

  雖然跳脫輪迴能夠讓我們得到解脫,能夠去除掉苦苦、壞苦以及種種的痛苦,安住在一種寂靜樂的狀態之中,但是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之中,想要進入大乘法裡邊,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當我們在寂靜樂的時候,在入定這樣一種安樂的狀態下,如果想要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的六度,也是相當困難的。 [03′50″]

  所以善知識會規勸我們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什麼樣的想法呢?就是我把惡趣苦都解決了、把輪迴苦都解決了,然後我再慢慢地去學大乘。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有這樣的想法?既然佛菩薩告訴我們說苦是如此地劇烈,我跳脫了痛苦不是佛菩薩也省心?不用一生一生在六道裡追著我、度我,我至少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

但是佛菩薩好像不同意這樣的想法——如果我們能聽他們的勸告的話,他們是不同意的。為什麼呢?因為有更高明的辦法!更高明的辦法到底是什麼呢?就是如果一開始我們能夠進入大乘門、修學大乘法的話,對我們來說這樣的時間才是比較迅速的。 [04′38″]

  過去很多善知識也都提到:如果有一個人透過修學佛法而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並且在之後獲得佛果——注意!先證阿羅漢果,然後他獲得佛果。這段時間多長呢?是相當漫長的!漫長到什麼程度呢?它比一個具有大乘種姓的人在墮入惡趣承受多生多劫的惡趣苦之後,從惡趣的狀態中跳脫,遇到大乘的善知識、修學大乘法來成佛的速度,跟前者相較之下,後者還比較快!前者沒有辦法跟後者相比;前者透過獲得阿羅漢,更進一步地想要獲得佛果,它的時間就漫長到不可思議! [05′27″]

  所以我們在學習中士道的法,對於輪迴當中的痛苦生起了一種沒有辦法忍受的這樣一個出離心之後,這個時候我們要更進一步地思惟:就如同我面對輪迴痛苦的當下,不願意去忍受輪迴的痛苦,而生起了想要出離輪迴的這個出離心;相同地,我周遭的如母有情眾生,他們所面臨的苦跟我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所以對於他人所承受的苦,我的內心當中應該生起悲憫;而對他人所沒有辦法遇到的安樂,我們也必須要生起慈心。在內心中以慈心及悲心作為根本、作為基礎,策發內心當中的菩提心,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06′23″]

  關於這一點,過去也有一個公案:有一次文殊菩薩對六十位比丘宣說大乘法,但是這六十位比丘他們並不是具器聽聞大乘法的那種弟子。所以在聽完文殊菩薩對他們講完大乘法之後,結果對大乘法不僅沒有辦法生起信念,反而生起了邪見而毀謗。因為毀謗了佛法、毀謗了大乘法,這六十位比丘在毀謗之後,就吐血然後墮入惡趣。 [06′58″]

  這個時候在旁邊的弟子們看到這種場景就非常地緊張,然後去跟佛說:「佛啊!今天文殊菩薩做了這樣的一件事:他講了大乘法,而六十位比丘都墮入惡趣了,這是不是非常非常地可怕?」意思就是說:「佛陀,您要不要去講一講文殊菩薩啊?」這樣去問話的人,可能是覺得文殊菩薩未曾成佛過,他不知道文殊菩薩的心思和佛是一樣的。

這時候佛就對弟子們說:「其實文殊菩薩這樣的講法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非常善巧的!如果今天文殊菩薩對這六十位比丘宣說小乘法,雖然在說法的當下,這六十位比丘可能會獲得阿羅漢的果位,但是這對於將來想要進入大乘法修學或者想要成佛,這時間都太長了!所以文殊菩薩想要縮短他們成佛的時間,就給他們講了大乘法。」 [07′57″]

  透過修學中士道的法類之後,更進一步地,我們內心中要生起進入大乘的這種心念。而這種心念最主要的轉折,在於透過思惟中士道的法,讓我們的心對惡趣,尤其對輪迴的苦——注意!生起出離。心生起出離之後,由於我自己不想忍受,我周遭的有情也是不能忍受,也有離苦得樂的權利,像我一樣想要跳脫惡趣、跳脫輪迴;因此就會對有情生起慈悲心,而進一步地透由大乘法策發自己內在的菩提心,就進入到上士道的修法。 [08′40″]

  所以在聽聞大乘的修心法要之前,透過三士道的內涵來調整我們本身的動機,這一點是非常非常地重要。雖然我們在此所聞的法是大乘的法,但是聽聞者本身如果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動機,如果我們耽著的是現今的安樂,以現世的安樂為主來聽聞的話,即使所聽聞的法是大乘法,但是實際上我們所修學的人本身的條件是沒法跟這樣的大乘法相應的。所以還沒有聽聞之前,就必須透過三士道的內涵來調整聽法的動機。 [09′20″]

- 202 -
1.您心裡有想要先求得自己的解脫的這種想法嗎?

2.為什麼得到自己的解脫之後就會很難想再利他呢?不是這個時候才有心思利他嗎?

3.即便中途墮落了的那個人後來比較快成佛,要您因為這樣選那條路您還是不會想選吧?那怎麼辦呢?

4.要在思維輪迴苦之後轉而思維大乘法,這個轉彎您能接受嗎?為什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