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0184 (2020/01/02 ~ 01/05)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辨識名義及所說法
【音檔】 3B 09:50 ~ 14:20
【廣論段落】 P2-L3 ~ P2-L4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依菩提道次第門中
【手抄頁/行】 第1冊 P85-L6 ~ P87-L6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85-L7 ~ P87-L6 )
【手抄段落】 下面我們就正式開始......引導我們走上菩提大道的。
接下來我們就要來聽師父講的廣論。 [00′08″]
下面我們就正式開始。現在我們講,那麼下面講些什麼呢?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
現在這個裡邊所講的,這是本論所講的,把佛所說的圓滿的教法的綱要,統統包含在裡頭了。而這個圓滿的綱要,下來又分性、相二支,一個是智慧資糧,一個福德資糧。經過彌勒菩薩以及文殊菩薩,向下傳到——無著、世親菩薩,龍樹、聖天菩薩,又分成功這個兩個大軌。那麼現在這裡有圓滿的包容,有了這個東西就可以把你引導到:
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 [01′30″]
現在看第一句:「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在這裡邊師父解釋此論就是本論,把佛所說的圓滿的教法的綱要,就是「佛語扼要」,統統包含在裡邊,就是指《廣論》。有了這個圓滿的綱要,接下來就傳承到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有了這樣的一個傳承,接著要把我們引導到哪裡呢?就引導到「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請大家往下聽。 [02′11″]
這是引導我們到佛地。「一切種智」,那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這個裡邊這個道理啊是引導我們圓滿達到佛地,這就是說解決一切痛苦、一切問題,圓滿一切福德。那麼這個最高的目標是如此,上去又分成三個大的段落,每一個段落稱它為一種士夫,所謂下士、中士、上士。這個是上去一步一步的次第,就像我們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所有的這個內容,所謂教、理、行、果,圓滿一點都不少。
在圓滿的教授當中,如果我們把它的內涵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說的話,可以分成三個項目:第一個「質」,它的質本身要純正,一點不錯。這個「量」呢?要圓滿,一點無缺。還有呢?還要「次第」本身不可以紊亂。平常我們對於這個質跟量是容易了解,這個次第非常重要卻是往往忽視,我現在這個地方說一個比喻。 [03′46″]
譬如說我們燒飯,然後呢你要菜啊、飯啊、米啊、樣樣東西。是的,說這個米就是米,平常我們說蒸沙煮飯,如果你用泥沙來,那不行!那時候米嘛、菜嘛這是沒錯啦!然後呢量,說幾個人嘛要吃多少,也沒有錯啦!可是次第同樣地重要。假定你弄錯了次第的話,那個不行。
譬如說,你說你拿了菜來嘛,一定先把它整理一下,洗洗好,然後切好,然後放到鍋子裡燒。假定說你這個次第弄不清楚,你說:好!先把那個菜拿過來,燒完了再洗,這個行不行啊?絕對不行!因為菜上面種種的泥巴、種種的農藥,你燒完了能洗嗎?根本不能洗!本來這個菜吃了以後讓你增加營養的,結果你吃進去啊還有泥巴,你怎麼可能吃?這個毒藥不但不增加營養,還把你毒死啊!所以這個裡邊一定要有它的質、量、次第,現在本論這三樣東西一點都不缺少,所以這才圓滿。這個就是,喏,引導我們走上這一條圓滿的覺道的這個圓滿的教法,所以
依菩提道次第門中,
這個,這條門哪引導我們走上菩提大道的。 [05′26″]
大家看這一段,說:「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師父在這裡面講:「這是引導我們到佛地。『一切種智』,那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這個裡邊這個道理啊是引導我們圓滿達到佛地,這就是說解決一切痛苦、一切問題,圓滿一切福德。那麼這個最高的目標是如此。」開宗明義啊,《廣論》!「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就是這本論是教導我們成佛的。那麼生命最高的目標即是如此,成佛的境界是怎樣的呢?解決一切痛苦、一切問題,圓滿一切福德! [06′24″]
現在看到這段話的時候,觀察一下我們自己,我們會為這個目標振奮嗎?有一天可以解決一切痛苦、一切問題,圓滿一切福德嗎?我們可以為我們的生命安立最高最高的目標嗎?我們常常為一些大大小小的目標奮鬥嘛,也為一些大大小小目標達不到而憂悲苦惱。
比如說求別人的理解呀,希望有的時候可以得到幾句溫暖的話;還有的時候希望自己為別人做的事不要被誤會等等,我們生命中充滿大大小小的目標。可以說從早到晚、從小的時候到大,我們已經有多少目標了?很多目標就付之東流了,而且安立了之後,我們每天也為那個目標受苦吧! [07′27″]
那麼學習《廣論》,是要我們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呢?是要成佛!成佛要解決一切痛苦。誰的一切痛苦呢?發心記得吧?是要解決芸芸眾生的一切痛苦。但是如何解決芸芸眾生的一切痛苦,令他們都離苦得樂?是自己要明瞭這件事情,就是說自利和利他都要圓滿的。那我們有沒有想到——注意哦!我說想到的意思是: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邊,在我們深深的那個心裡邊,是否安立出了這樣最高的生命目標——我是要成佛的? [08′10″]
跟在師父身邊學習的時候,常常會看到有大大小小不如意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師父常常說:「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要希求佛果啊!」在大大小小的痛苦和求不得的這樣一個狀態下,師父常常會這樣講,說:「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要希求成佛啊!」
但是相比於我們,就會發現當很多求不得苦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會被這個求不得苦所困,就會困在負面的情緒裡,比如說沮喪啊、失望啊,或者抱怨別人,甚至心灰意冷,會被這種負面的情緒籠罩,動彈不得。但是當這些痛苦出現的時候,師父在我們的眼前示現的,就是馬上就去希求佛果了,說:「正因為人生有種種不如意,所以我們才要去成佛呀!」 [09′12″]
- 184 - |
2.請問為什麼我們應該要為「成佛」這個目標振奮?如果我們並不感到振奮,又是為什麼?
3.在您的生命中,哪些目標已經「付之東流」?哪些目標,您現在仍在為它「受苦」?
4.您覺得師父「正因為人生有種種不如意,所以我們才要去成佛呀!」的這個理路能夠有什麼效果呢?如果沒有意義,師父是不可能一直修煉它,那請問這個思路的意義何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