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全球廣論]講次0120




【講次】 0120  (2019/05/23 ~ 05/26)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造論宗旨
【音檔 3A 04:43 ~ 06:03
【廣論段落 P1-LL1 今勤瑜伽多寡聞……復乏理辯教義力
【手抄頁/行 第1冊 P68-LL1 ~ P69-L8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68-LL1 ~ P69-L9 )
【手抄段落 所以有一類人......這個我們一定要了解啊!


  師父在「今勤瑜伽多寡聞」那裡邊講到:「閉門造車,多多少少造了一點哪!但是他在門外空轉,轉了半天是原地踏步,不僅僅是忙一生,多生多劫這麼空忙,這個很可惜,這個很可惜!」師父在前一節課就講了「多生多劫」,說:「不僅僅是忙了一生。」

前幾天聽到這個概念的時候,不知道心裡會不會有疑問,說:「真的會多生多劫空忙嗎?」然後看看,講了六祖大師之後,發現他可能多生多劫就是這麼努力的。這一生的樣子,就是過去生做什麼,這一生就顯現什麼。

所以這一生很多同學能夠對大師的教法有這樣的一個信心,對聽聞能夠長久地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種勇氣和毅力,這過去生也不能說是沒有影子的。所以從現在就可以知道過去生可能也很重視聞思的、很努力聽聞。 [01′09″]

  好!我們再聽下一段。

  所以有一類人,是的,他前面已經有了相當程度了,所以這一生出來,他不要做這個基礎。就正規一般狀態對大部分人來說的話,這個我們應該有的認識。如果你不認識這個,然後呢斷章取義地來說、來看的話,這個不合適,是教法的錯誤。

假定這樣的話,那我覺得我們不必仿效六祖大師,仿效六祖大師已經太差了,你何不仿效佛呢?六祖大師是聽了一偈開悟,也只是開悟而已呀!佛啊,乃至於一偈也沒聽見,嗯,他就自己跑出去就出家了,然後呢最後坐在這個尼連禪河邊上面,到了晚上抬頭一看,看見月亮,就大徹大悟成了佛了。

如果說我們真正能夠這樣的話,那仿效六祖大師也太沒有出息了!為什麼要仿效六祖大師?要我的話,我仿效佛,我也跑到印度坐在那個上面,抬起頭來一看,成了佛了!這個我們一定要了解啊! [02′34″]

  這一小段,師父說:正規狀態對大部分人來說前面是有了相當的程度,所以這一生他就不用做這個基礎了。但是如果我們不認識這個道理呢,就斷章取義的話,就會覺得這個教法講的是錯誤的、是不合理的,他說的是前後矛盾的。然後師父說:如果你認為是可以這樣仿效的話,他還是選擇仿效佛陀,坐在那個尼連禪河前面,對吧?然後晚上抬頭看月亮,就大徹大悟了。 [03′20″]

  以前我在學的時候,也問過說:「佛陀悟到的到底是什麼?」現在學了《廣論》之後,就覺得最重要的是先學會聽聞軌理,好好地聽,學會如法地承事善知識,然後把自己的信心修起來;對三寶的信心、對業果的信心,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累積了相當的資糧之後,最好能夠抉擇什麼?趣向大乘,以一個趣向大乘的發心去聞思修空性。 [03′53″]

  我們知道我們想要了悟的無自性的道理,是必須經過親近善知識、聽聞教典,而且要廣泛地、多門地集資淨障,才能夠達到那樣的一個結果,並不是想要坐下來開悟,就一定能夠開悟。有的人坐下來是可以開悟,但大多數可能還是做不到,所以必須要知道循序漸進的道理。 [04′20″]

  最重要的是,我收攝一下,先說聽聞軌理的訓練。比如聽法的時候,現在能不能做到不昏沉?說:「精神的時候是可以的,疲憊的時候就要昏沉。」對不對?我們還是無法打敗這個色身給我們帶來的困擾。

能做到專注嗎?什麼時候法音響起來,你都能夠專注,不想你自己剛才緣的那件事,能做到這樣嗎?訓練這麼久了,很多還是不行,多半就是發現原來緣什麼續流,一上課的時候會分神在那個續流裡。所以我會常常在上課的時候跟你們說:「注意哦!別走神、別走神!」就是數數地訓練你回到當下的善所緣上,不要一直流散到其他的事情上。 [05′06″]

  光是一個聽聞軌理的專注,還有一個聽聞前的發心,我們發現都很難練成習慣。天天練發心練久了之後,念一遍就覺得是發心了,沒有轉動心意。

比如思惟聽聞軌理、聽聞勝利呀,這些看起來好像就那麼一小段,但是到底這一小段的內涵,我們有沒有在我們的身心相續中讓它出現呢?有沒有變成是我們心續裡的——想要有就有,而不是說忽有忽無的,飄忽不定這樣的,根據自己的心情和健康狀況,非常不確定的一種聞法的狀態?如果大家觀察到自己這樣的話,就要好好用功了。

因為如果聽聞的時候,在發心的時候不對,後面就都不對了。如果在聽聞的時候常常地走神、常常地昏沉散亂,養成習慣之後,只要一聽法就開始散亂;只要法音響起了,你就想睡覺。這都是需要斷除的惡習。所以大家在自己的相續中觀察到這一點之後,不要留情,要狠狠地破斥當下那個狀態,就是要努力地轉它。 [06′27″]

  光是要對治昏沉這一點,大家也要痛下功夫!像我以前看到有一個老居士,他在聽法的時候就常常昏沉。昏沉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坐著聽會昏沉,然後跪著聽會昏沉,站著聽也會昏沉。如果他跪著聽的話,有可能突然睡著了,倒到前面那個人的後背上,就昏沉成這樣!

後來他就拿一個濕毛巾頂在頭上,冰冰的濕毛巾頂在頭上,頂在頭上的時候呢,還是會昏沉!好像直接會倒下去。等到一下課呢,他整個人就精神了,哎呀!就好像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只要一上課就開始睡。所以他自己一下課就很苦惱,然後說:「怎麼辦呢?」只要說:「迴向!」欸!他馬上就開始全部都清澈了。那你說這就是一個業障,大家都知道這叫業障。

他為此苦惱,但是就是每天都這樣。後來他拼命地祈求啊、懺悔呀,好好地供佛。大概是過了多久之後?應該不到一年,他這個毛病就改了。後來聽法最精神的,就是這個老居士,眼睛自始至終都會雪亮地盯著帶班的班長。然後他回答問題都很積極,舉手舉得很高。他就對治了自己昏沉,這是我眼見的這樣的一個居士。 [07′52″]

  現在我都不知道大家是在什麼地方聽呢?你千萬別覺得:「啊!我在這兒聽,反正老師看不見,我小睡片刻。」這不可以的!或者說打個盹,這都不可以的!現在如果你的眼睛快粘起來了,趕快把它睜開,然後不許昏沉。聽課的時候要注意!因為我們一定要注意:你養成一個習慣,你不去對治的話,一旦它是個惡習,就會越串越大、越串越大,甚至很多生都這副樣子,這是太可怕了!

一旦把我們的一個小小的習慣,放在多生多劫的這樣的一個歷程中去看的話,我們就不能忽視它。因為小的過失如果不努力斷除的話,累積成習慣就叫惡習了,所以不能輕視! [08′41″]

- 120 -
1.您懷疑「多生多劫空忙」這件事嗎?為什麼?

2.師父舉的例子很有意思,但您覺得我們真的有這麼可笑的見解嗎?如果沒有的話為什麼上師要說呢?

3.您有觀察過自己聽聞的水平嗎?您覺得自己是屬於很容易分心的人嗎?如果是的話您有試著調整嗎?效果如何?

4.您會覺得「念一遍就覺得是發心了」嗎?您覺得自己聽聞前發心的能力如何?

5.您承許聽聞前行與發心這兩件事真的與我們的開悟有那麼大的關係嗎?您會不會不覺得故事中的老居士作太過頭了,或者——如果要您也那樣拼命,您能接受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