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全球廣論]講次0106




【講次】 0106  (2019/04/04 ~ 04/07)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造論宗旨
【音檔 2B 27:08 ~ 28:07
【廣論段落 P1-LL1 今勤瑜伽多寡聞……復乏理辯教義力
【手抄頁/行 第1冊 P63-L6 ~ P63-LL1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63-L7 ~ P63-LL1 )
【手抄段落 那麼說:好、好、好!......這個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那麼第二個部分就是:世間的人來說,世間的標準馬馬虎虎,互相就這樣看了。但是如果學佛法的話,標準提高了之後,拿這樣的一個標準,注意!拿這個標準應該是先看自己的,但是他忽略了第一個程序,跳到了什麼?還是順了無始劫來的習氣去看了別人。

那麼一看別人的話,都比原來看得還糟,為什麼呢?因為這個鏡子太厲害了,這個標準太高了!師父說:「害了!」說拿那個標準去照別人的話,害了,像個照妖鏡一樣。說:「這一看哪,世間所有的人都是妖魔鬼怪」,下面一句話就更可怕了!「沒一個像樣的,只有一個人沒看見——自己」,下面說:「這個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01′12″]

  想一想哦!在三十年前,師父就告訴了我們這個現象。當我們拿法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時候,我們的心會越來越快樂嗎?是否會有幾許失落、幾多悲憤,理所應當地成立別人都沒有努力修行?是這樣嗎?好像自己都很努力修行的樣子,是這樣嗎?

如果一直這樣認為,會不會我慢呢?會不會產生像《廣論》上所說的「我是超勝我第一」這樣的想法呢?抑或「眾人皆醉我獨醒」?把自己放到一個很高的平台上去評判別人,彷彿自己已經是一切遍智了,已經徹底了達了自心和別人的心,沒有任何錯誤地判斷出別人沒有修行。

這樣走著走著,就越來越孤單了,因為前後左右都看不到友伴,因為前後左右都是妖魔鬼怪,只有自己一身潔白。可能嗎?我們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土,我所遇到的人哪一位是聖者可能完全不清楚。

萬一我們眼拙,用那個鏡子照到了菩薩,那個扭曲的鏡子到底會把我們的來生帶到哪裡去呢?我們這樣照下去,得造多少惡業?那損失實在是太大了!用師父的話來說:那就害了! [02′56″]

  有一句話說:「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我們一旦確立了正確的修行見解,絕對不可以忽略平常的行為,所謂不可以因為善小而不為。比如說舉個簡單的例子,打招呼這一點,就是看到人微笑、打個招呼,這樣是挺好的、挺親切的,但是我們學佛的人會不會忽略這個呢?

比如說我們到了一個新的居住的地方,我們會不會很注意跟鄰居先交個朋友?然後見個面很熱情,甚至有什麼事情請他幫個忙?大家迅速地就開始融洽了。這樣別人也不會擔憂,我們自己可能也在新的地方居住得很順心。還有就是跟父母親說話,盡量和顏悅色,不要跟父母親吵架,用非常柔和的語言和態度對待自己的父母親,其實這也是很基礎的,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04′19″]

  像有的時候我們開新班,有一些新的同學來到班裡之後,當我們發現他好像有點跟我們所學的真理不相符順的時候,我們有的時候就直接去說了。是不是要等一下,觀察一下他的個性啊、脾氣啊、秉性啊?看一看他學佛多久了?然後再看一看他有沒有什麼困境?這些都是要做觀察的,然後再給別人一點意見。

尤其是新的同學在班裡有的時候會提問題,因為很多重要的原則可能還不知道,所以他提問題的時候,如果馬上就跟他說:你這樣是對這個不恭敬啦!對那個不恭敬啦!他連提問題的機會都沒有的話,那會不會給新同學融入、開始學習造成一些困境呢?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會特別特別地執著,也希望別人能做到那些。但是對剛開始學習的人來說,還是要一長段的時間熟悉這些重要的原則的。 [05′41″]

  這樣的話,注意調整這些方便,我們就不會特別特別執著,見到一個人就把很多道理擺在他面前,而且一看到別人就容易去調整別人、去指出別人的問題,自動地就成為校正別人的小老師了,忘記了佛法的第一步是要觀察自心、改正自己的缺點和毛病。

如果我們不會改自己的毛病,甚至看不到自己的毛病,修心經驗不足,甚至沒有,甚至連正知見都沒有獲得,那我們豈能把別人看明白,豈能夠幫別人改毛病呢? [06′24″]

  學到這裡,有人說:「因為我什麼也不會,所以我也不能幫人。老實修行自己,大家的事一概不承擔,因為我沒有能力!」請問大家要怎樣思考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呢?

佛法還提出一個觀點叫「隨分隨力」,總有一些責任和義務是自己要承擔的,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別人。如果不曾學會,那麼就現在開始學嘛!什麼也不做,就會修行了嗎?如果什麼都不想承擔,那麼在各種境界中歷事練心的方便也沒有機會去練習了吧!如果都沒有機會練習,怎樣獲得呢? [07′12″]

  實際上一旦我們看自己,當我們鎖定我們的內心好好觀察的時候,我們也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自己的錯誤;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自己沒改正的地方之後,我們自然不會對別人那種態度。我們就會知道自心是一個很神秘的事情,好像有太多重的風光。無論幫忙別人,還是幫忙自己,如果都能從修練自心的角度、成長美德的角度去努力,那師父就不會那麼擔心我們。

把師父的提醒放在心上,怎樣放在心上呢?怎樣能夠不拿照妖鏡照別人呢?當發現自己那個鏡子又拿起來的時候,停止一下、觀察一下:我是不是又拿照妖鏡照別人?我們應該以法自照。

那麼以法的標準來衡量自心的話,是不是以法自照呢?如果以法自照、以法自明,我們就自然看周圍的人不再是妖魔鬼怪,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很多要向別人學習的地方,發現很多很多人其實都很努力,甚至非常地善意。我們將在明了自心的過程中,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其實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經驗。 [08′49″]

- 106 -
1.為什麼「看自己」一定是第一個順序?

2.從第二段裡面您聽到了哪些「害了」的狀態?您覺得您自己有這種狀態嗎?

3.向其他人打招呼、與鄰居融洽互動、與父母和顏悅色地說話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行您做得如何呢?

4.您有像上師說的照顧新來的學員嗎?您對於如何教育與接納新學員這個課題原先有著什麼樣的看法?您承許我們對他們的
態度會對新學員的學習造成影響嗎?為什麼?

5.「隨分隨力」的力道如何拿捏?它跟「專門」有什麼差別?跟「我想做就作不想作就不作」有什麼不同?

6.您承許所有人不管實際的修行水平如何仍然要「隨分隨力」承擔嗎?為什麼?

7.自己的心「神秘」在哪裡?

8.當我們修行不得力時師父為什麼會擔心呢?您感受得到並且在意這種「擔心」嗎?

9.請您照著上師所說的下手處實踐一下,並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將在明了自心的過程中,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會很有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