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0089 (2019/02/04 ~ 02/06)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論前皈敬
【音檔】 2B 16:20 ~ 18:33
【廣論段落】 P1-L7 攝二大車善傳流……敬禮持彼燃燈智
【手抄頁/行】 第1冊 P57-LL2 ~ P58-LL4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57-LL2 ~ P58-LL4 )
【手抄段落】 這個地方......他會把智慧忽視。
這個地方,我們有一點要說明的,就是前面我們已經了解了,佛陀——這個是圓滿教法的根源,圓滿教法的根源!那麼他這個圓滿的教法啊,是主要的內容是分成功大悲跟大智,或者悲、智二點。
對我們來說,這個悲是圓滿我們的功德,說福德;智是所以那個功德能夠得到圓滿的進步,而不是有漏的話,那就是靠那個智慧。換句話說一個是報身因,一個是法身因,那個化身就包括在報身當中的,就這樣。 [00′53″]
在這一小段裡,師父又再度地提起:佛法分成大悲跟大智,而佛陀是這圓滿教法的根源。「悲」,圓滿我們的福德——福德它是色身因,色身分什麼?報身和化身;而「智」,是那個功德能夠得到圓滿的地步,而不是有漏。智慧就是法身的因,法身包括智慧法身和自性法身。 [01′27″]
佛陀教法的內容主要是分悲、智兩個功德這樣去修。有沒有想到:實際上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沒有善知識啟發的時候,如果問從生到死求什麼?
我們可能會說:快樂呀、真理呀等等,但是到底什麼樣的真理是真正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讓我們究竟能夠快樂的呢?如果沒有善知識這樣教我們的話,我們是不會想到要去獲得悲功德和智功德,也就是不會想要去成佛,當然也不會想要去證得法、報、化三身或者四身。 [02′06″]
在月稱菩薩所著的《入中論》中有這樣的偈頌:「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長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
悲心對於我們成就佛果來說,最初就像種子一樣,生起悲心,才能進一步生起菩提心而趣入大乘;在修持菩薩道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不斷串習悲心,是根本無法完成六度萬行,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就像不斷地澆水、澆水,種子才能生長;成佛後,之所以能盡未來際利益眾生,也是由於具足究竟圓滿的悲心。
由於在初中後三個階段,悲心都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月稱菩薩在造論之初,首先禮讚了大悲心。所以悲心對我們修行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鍊。 [03′16″]
《現觀莊嚴論》第三品有這樣的偈頌:「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涅槃。」由於證悟無常等十六行相的智慧,能令有情脫離生死,這是智慧的部分。那麼大悲的部分,就是能令菩薩不停滯在已經獲得的功德上面,而一心尋求圓滿的佛果,一直要精進的,他是不共於小乘聖者的,是什麼呢?學過幾輪《廣論》的同學能答出來嗎?是荷擔利益一切有情重擔的大悲心的作用,也就是增上意樂。
雖然在《入中論》、《現觀莊嚴論》上,我們會讀到這樣的偈頌,但是大悲和智慧在我們的生命中到底跟我們的苦樂有一些什麼樣的連結?我們怎麼能夠從心髓裡發出想要獲得這樣功德的一個希求心呢?實際上,沒有善知識的講說、勸導,甚至是手把手地教我們,我們是很難生起的。 [04′34″]
從一開始師父講《廣論》,到現在講了這麼多,非常非常密度高地提醒我們「悲智」,對吧?「悲智」,一直這樣提醒。一旦善知識在我們耳邊一直提這兩點的時候,其實這個就在我們的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不知道大家偶爾會不會想一想,比如說:我的生命要不要去獲得這種悲智功德? [05′03″]
所以「悲智功德」在我們的生命裡,如果沒有善知識來醒覺我們的話,我們很少會想這是我要求的。我們也不會想到跟著一個老師要學悲功德、智功德,也是不會現起的。所以每看到這一段,都很感恩師父在我們的生命裡一再地啟發我們要去成就圓滿的佛果,要追求大智、大慧、大自在這樣的一個境界。 [05′34″]
好,那大家接著聽下一段。
那麼這個東西啊,它演繹成教法時候這樣地下來,下來呢,然後當機慢慢、慢慢地低下的時候,所以留在世間的教法,它也同樣地慢慢、慢慢地層次或者程度的降低。所以第一個是有兩位等覺菩薩,最高的人;再下面的話,次一層。就是像我們現在學校裡面教書一樣的,現在是大學教授,欸,可是現在我們只有中學、小學程度,所以不行,要用中學教員或小學教員來教我們,這個是。
那麼為什麼到後來又傳到一個人,他下面這個人又不分成功兩部分,而是說併到一人身上呢?這有它特殊的道理的,這有它很特殊的道理的!因為當一個教法流傳下來了以後啊,它自然而然會有一種偏向,特別講智慧的人啊,偏向到後來,往往把這個方便這一部分會忽視;反過來,講大悲這樣的話呢,他會把智慧忽視。 [06′59″]
在這一小段,師父解釋說到了阿底峽尊者統攝於一身的傳承,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然後師父在這裡解釋說:對於學人來說,在學習的時候都會發現有一種偏向,比如說講智慧的人到後來會有一種偏向;講大悲的話,也會把智慧忽視。 [07′24″]
傳承祖師為什麼做這樣的示現,把這兩個傳承統攝在一身呢?是不是還是為了校正我們某一方面的缺失,作這樣的示現。另外,也是再再地顯示阿底峽尊者他的絕頂聰明,他可以學很多很多,這方面也是可以對阿底峽尊者修信的。師父這樣的一個觀點、對於這一段的詮釋,到底要啟示我們內心的什麼問題?想要讓我們發現什麼?我覺得這是這一段的關鍵。 [07′54″]
從前面那裡可以看到:欸!佛陀講一座法,聽完了之後,在經典裡常常看到有很多有情發菩提心了,然後多少、多少人登地,又怎樣、怎樣……。
我們都念了很多經對不對?念經的時候,現在我們能做到專注就已經是很厲害了,把原來煩煩惱惱的事都忘掉,然後專注地誦經就已經覺得很可以了!或者在誦經的時候能感覺到身心皎潔,得到佛菩薩的加持,然後誦完經之後再去學教典的時候,覺得:欸!好像比原來理解更深了!這樣也是很好的。
可是佛陀講的經典,當時應機的人聽完了之後馬上就登地的、馬上就發心的。而我們現在聽了之後是聽不懂,所以一定要有這些傳承祖師為我們做詳盡的解釋。師父又再再地揭示了傳承的重要性、傳承祖師的重要性! [08′50″]
- 089 - |
2.當您在學習到上師所説的悲智兩種功德時會想要得到嗎?如果是已經學過一輪的同修們有因為師父一直講而想獲得這樣的功德嗎?為什麼?
3.不管您覺得想不想得到,您會相信沒有善知識「甚至是手把手地教我們,我們是很難生起的」嗎?
4.師父說的這種「偏向」怎麼發生我們身上的,而阿底峽尊者的結合是如何矯正我們的偏向的?
5.您覺得師父講這一段「到底要啟示我們內心的什麼問題?想要讓我們發現什麼」?
6.為什麼上師要特別在最後強調傳承的重要性,而且還是從我們和佛世的聞法眾的狀態的對比切入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