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全球廣論]講次0042

真如老師  全球廣論 II



【科判】 ( 宗大師的功德 )
【音檔 2A 00:00 ~ 04:02
【日期 2018/08/23 ~ 08/26
【手抄頁/行 1冊 P35-L1 ~ P37-L1 ( 2016 南普陀版:1冊 P35-L1 ~ P36-LL1 )
【手抄段落 好,我們現在繼續下去……非常簡單的說明啊!


所以在這裡邊講的第一部就是《釋量論》,為大家介紹一下好不好?你們會不會想聽呢?還是只要聽到論的名字就好了呢?應該是想聽一聽吧!那我略講一下。

《釋量論》是法稱論師所造,主要的所詮就是「推理八句義」:「正現前識」——認識的「識」、「相似現前識」;「正比量」、「相似比量」;「正能破」、「相似能破」——有沒有發現都有一個正的和相似的?——「正能立語」、「相似能立語」,是說自己透過比量了解取捨,進而現證,之後再透過能破與能立語令他人了解。不僅僅是自己了解,透過比量了解了取捨,然後也可以令他人能夠了解。 [00′54″]

所以第一品是講比量,第二品特別解釋《集量論》的歸敬頌。在這裡邊又非常重要地成立前後世,以及佛陀是正量士夫,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佛、要皈依三寶,說成立佛陀是正量士夫。宗大師閱讀完就信淚長流。第三品講現量,第四品講能破與能立語。這是《釋量論》。大家可以想想,這是理路非常非常嚴密的一部論著。這是第一本對吧?這是第一本吧! [01′32″]

第二本是《現觀莊嚴論》,就是我們今年夏天學的。以後你們也會學到,好好發願喔!好好發願!真的太好聽了,太好聽了!《現觀莊嚴論》是至尊慈氏所造,主要是講「八事七十義」,清楚地闡釋了——注意——《般若經》的隱義現觀道次第。

大家都知道《般若經》是解釋空性的,被稱為經中之王。為什麼被稱為經中之王呢?因為《般若經》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眾生最深的痛苦──生老病死的痛苦,而《般若經》所解釋的空性,就是正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但是,如果沒有這個《現觀》解釋,我們不知道《般若經》裡面還有隱義的現觀次第。

所以它清楚地闡釋了《般若經》的隱義現觀次第,這裡邊提出了一切相智、道相智、基智,這就是我們最終的目標──獲得一切相智;進而修行正等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刹那加行,最終會獲得果位的法身。這是《現觀》。 [02′40″]

大家都知道,《現觀莊嚴論》是無著菩薩到天上聽至尊彌勒講的,所以這是百分之百的天書。今年夏季我們就學了這本天書,還是滿接地氣的,非常地令人震撼。想想天人和我們都學一本書,好像也挺好的!然後又想想:哇!在天上是不是也有很多我的同班同學?想想滿高興的!這是宗大師講的第二本。 [03′16″]

第三本書就是《阿毗達磨集論》,這個也是無著菩薩所造的,又名《上部對法》。它是從大乘共通宗義的角度,解釋了五蘊、四諦、三藏、修道的補特伽羅等諸法的名相。 [03′34″]

第四部是《俱舍論》,對吧!《俱舍論》是世親菩薩造的,又名《下部對法》;《阿毗達磨集論》是上部,它是《下部對法》。它主要是從有部宗的角度,解釋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乃至靜慮等諸法名相的內涵。

《阿毗達磨集論》和《俱舍論》,一千多年前玄奘大師就翻譯過來了。我們寺院的很多同學也學完《俱舍論》了,隨喜呀!隨喜,你們要隨喜哦! [04′13″]

接下來是《律經根本文》,這個現在還沒有漢譯本,它是功德光論師所造的。它是將律典中的內涵編排為三個部分:第一個是未得戒者如何才能受戒;第二個是已得戒律者如何守護;第三個是假設不慎違犯,那麼如何懺悔還淨,用什麼樣的方式懺悔還淨。其中清楚地解釋了每一條戒的內涵,包括依止阿闍黎、結夏、解夏、還淨的作法等等。

這個我們寺院有一些同學,最高班的也學完了,隨喜!這是宗大師講的第五部了,十七部中的第五部。聽聽哦!把一部論學明白都是要很辛苦的哦!注意!現在才五部。 [05′06″]

然後第六部是《經莊嚴論》,也是至尊彌勒造的,慈氏五論之一,引用了許多佛經,廣泛開示道的扼要。《經莊嚴論》,這是不是也是天書啊?也是天書哦!是無著菩薩到天上聽來的,他聽了好幾本天書哦! [05′30″]

下一本是《寶性論》,也是至尊彌勒造的,慈氏五論之一。從中觀宗的角度抉擇心無諦實,闡釋了心之上的空性即是如來藏,所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聽著的你別忘了,在這經典裡說:「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包括你我嗎?可以歡喜一下!一聽到至尊慈氏所造,就知道是誰聽來的啊?那個會飛上天的無著菩薩,又聽來了這本天書!然後我們在地上又聽到了天書,很神話吧! [06′10″]

- 042 -
1. 諸如「正現量」等《釋量論》的內容都是我們這些居士目前所不能理解的,即便聽上師這麼講也衹是種個善根,那為什麼上師還那麼想跟我們説呢?

2. 您原本的狀態是「只要聽到論的名字就好了」這種嗎?還是連聽名字都不感興趣?還是本來就很有興趣?為什麼?

3. 現在您的狀態改變成歡喜主動的狀態了嗎?該怎麼轉變?

4. 對於「現觀莊嚴論」上師要我們「好好發願」這是為什麼?是要發什麼願?

5. 「天人和我們都學一本書」「想想:哇!在天上是不是也有很多我的同班同學」為什麼就很高興?

6. 對於「我們寺院的很多同學也學完《俱舍論》」為什麼「要隨喜」,您現在生得出隨喜心嗎?為什麼?

7. 聽到「會飛上天的無著菩薩」您有什麼感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