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廣海明月]講次0305



【講次 0305  (2021/03/01 ~ 03/03)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造者殊勝-其身獲得功德事理
【廣論段落 P5-L7 ~ P5-LL3 如是於諸三種律儀……心中亦有所憶持者。
【入門段落 第1冊 P126-LL4 ~ P127-L11 師父,還有一個問題......大體是這樣的。 

  有了正念之後,正知才會有。正知反過來再去守護這個正念,去觀察正念在不在?不在,趕快要提起來。這就是一個武士練劍的過程,當我們的劍掉下要立刻拿起來,不能耽擱。這個「畏獄疾拾取」,就是因為害怕被殺所以要立刻提取寶劍,這個速度的問題。又提到一個速度,對不對?前面說:受了戒之後,如果有染著或者有一些違犯,要疾疾——又是一個,立刻要——還淨!這裡邊說:正念不見了,要立刻——趕快把我們的正念找回來!

他這個對境的反應、對這種狀態的反應,你看這個修行人已經非常地機敏。他是一個經驗非常豐富的戰士,在戰鬥內心的時候他學會了迅速行動。他不會坐在那裡哀號或者怪別人,說:「因為你們環境這樣,所以我修行不好、所以我生惡念。」他不是這樣,他馬上把劍提起來! [01′07″]


  這就是要練習的一個本事。因為防範自己造下三惡趣的因,我們不可能把這樣的責任交給別人。因為這個心續是你的心續,你得防止它下一段走到惡趣,這個方向是自己確定、自己作主、自己編排下一生要去哪裡。

那麼如果我們知道我自己就是我下一生的導演,我豈能把我下一生的劇本演成地獄呢?演成餓鬼、畜生呢?甚至演成一般的人我們還不高興,我們要演成非常尊貴的人,又有智慧、又有美貌、又能忍辱,辯才......什麼都有的完美的一個人。但是這個都是自己導演的,都是自己這一生要造作的業,以後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01′59″]


  所以這個正念,對於我們造作這樣的業,它就是一個根本條件。就像勇士的寶劍一樣,要練習迅速提起來、迅速提起來!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正念不在?正知要警覺著。比如說遇到特別容易生煩惱的這個對境的時候,自己要有個防範心,說:啊,一面對他我就容易生煩惱,要有個警戒心!

當心慢慢在滑落,甚至很快地滑落,向深淵滑落的時候,自己必須要「如樹應安住」——把心收回來,從境上收回來,看看自己的心在幹什麼。所以比丘會常常垂簾,對吧?說「視軛木許」,那垂簾不是眼睛垂下來就沒事、在休息,是在觀察什麼?觀察自己的三業,是看自己在做什麼。 [02′55″]


  我們對自心的了知是不是變得非常重要?現在通訊這麼發達,我們急著去了解世界發生了什麼,這兒發生什麼、那兒發生什麼,現在有距離和沒距離已經差不多了,馬上就會知道。我們會非常非常急於了解各地的事情,但是對我們心裡邊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了解嗎?如果不去觀察的話,是不了解的,不可能透過手機啊、電腦啊,或者電視等等這些高科技的工具去了解。

我們必須要透過什麼?向內觀察。用正知去觀察,用觀察力向內心看,用這種方式了解我們的心正在上演一種什麼劇本——是暇滿人身的續篇,還是三惡趣?必須要知道它在往什麼地方導演,然後我們要及時地修正。如果是好的劇本,那就好好地演;如果是非常糟的、苦不堪言的那種劇本,就一定要把它改寫,絕對不能變成悲劇! [04′10″]


  所以對於修行人來說,向內觀察,得到內心的消息,得到內心的實況轉播,知道內心正在幹什麼這件事,就變成是首要任務,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幹什麼,不觀察,我豈能知道我有沒有在持戒呢?如果也發現不了有沒有犯,那就更想不到後面的還淨儀軌,一連串都是從有沒有失去正念開始的。所以正念這件事,比如說這把劍是保護勇士的生命的,那麼這把劍也是保護我們來世的暇滿——增上生。 [04′55″]


  這把劍是什麼?正念! [05′00″]


  所以作為修行人,有人說很難,其實也不難,訓練正念就好了。怎麼訓練啊?正念從哪裡來?從經典來,對吧?從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獲得的正念;從戒律持守,從受的律儀上也會得到正念。還有大家每天在堅持聽全廣、堅持上研討班,在《廣論》裡全都是提醒我們訓練正念,耳朵聽進來,記住多少呢?沒記住多少,就一週上兩次啊,甚至有的同學每一天都聽《廣論》、每天都研討。

像在疫情期間,我聽說有一些同學,有的一天上四個班,真的是很精勤地在用功。我還聽到有人說他可以聽《廣論》八小時,一直看書,用功八小時,比學校裡的學生還用功。我們有很多居士很用功,出家人在寺院裡也是在拼命用功。所以這個正念是可以養成的,養成這種正念的修行。大家一定要加油! [06′07″]



- 305 -

⒈您有想過這個問題──自己今生就是一個導演來生的過程嗎?您覺得自己的劇本寫得如何呢?

⒉您覺得「如樹應安住」是在形容心還是身口?要如何實踐這個比喻呢?

⒊您覺得要這麽樣才能讓自己對於「自心的實況轉播」更有興趣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