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廣海明月]講次0290




【講次】 0290  (2021/01/07 ~ 01/10)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造者殊勝-其身獲得功德事理
【廣論段落 P4-L5 ~ P4-LL3 其中戒學……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入門段落 第1冊 P114-LL3 ~ P116-L2 那別解脫律儀有幾種呢......佛法就不住世。


  接下來想一想別解脫律儀有幾種呢?「如《菩提道炬論》云:『七眾別解脫,如來所宣說,最勝妙梵行,即比丘淨律。』」如來說了七種,哪七種呢?近事、近事女、沙彌、沙彌尼、學法女、比丘、比丘尼。這個「梵行」,就是指出家。而出家律儀中的比丘律儀,是別解脫律儀中最最殊勝的!「具妙梵行勝苾芻,持律上座我敬禮」,說的也就是這個。

雖然在《菩提道炬論》的字面上說有七種別解脫律儀,但本來是八種,就是把八關齋戒也算進來,不分男女二眾,就成為了八種。在《律海心要》中也有提到:「在家律儀為前三」,在家律儀就是指八戒、近事、近事女,近事就是指居士的意思;又說:「後五為出家律儀」,就是指沙彌、沙彌尼、學法女、比丘、比丘尼五種。別解脫律儀是以守護身口的律儀為主。 [01′08″]


  說:「謂其正受圓滿苾芻諸律儀已」,指阿底峽尊者受了比丘戒之後,「如愛尾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士將離其命,寧捨其命護尾不斷。如是雖於一輕學處,尚寧捨命防護不犯,況其所受重大學處」,「重大學處」就是四種他勝罪等重大學處,然後說:「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01′39″]


  接下來就看下面,上師教誡我們,說我們有些人在受戒的時候是很勇敢的,也做了許多承諾,但是持戒的時候一條戒也守護不了,這樣的話利益就很小,而且還累積了眾多的過失,所以是不應該這樣的。

傳說覺窩傑具德阿底峽尊者在前往西藏的路上,雖然只是微小的惡作,也會立刻停下來進行懺悔。大家都知道車馬勞頓的時候,身心疲憊去一個很遙遠的地方,光是疲憊感就已經讓人心裡非常非常地難以應付了,如果在路上再生了病。那麼我們可以看看,在這種前往西藏的長途跋涉之中,尊者防護律儀,哪怕是微小的惡作也會立刻停下來懺悔。其實可以繼續走、不用停的,他要停下來懺悔。 [02′40″]


  在西藏有些上師,自許獲得很高的密法證量,就不重視別解脫律儀。但是覺窩傑具德阿底峽尊者在密法上的證量如此地崇高,對於守護別解脫律儀卻比自己的生命還要珍惜。注意下面這幾個字——這就是極扼要處!聖教的根本在於戒律也是指這個。佛法能否住世,觀待正法毘奈耶的行持是否住世,正法毘奈耶的行持住世,佛法就住世;正法毘奈耶的行持不住世,佛法就不住世! [03′23″]


  這裡面我們再回頭看一下。問一下:那個「極扼要處」是什麼呢?在密法的證量如此崇高,但是對於守護別解脫律儀卻比自己的生命還要珍惜,這就是極扼要處。聖教的扼要處是什麼呀?我們都想要了解很多很多好像沒有聽過的法,其實很多的善知識都特別強調戒律。

戒律大家都知道是能夠截斷三惡趣的、堵塞三惡趣門的一個方式。到了三惡趣的那個門,怎麼樣能不進入,會有一條像滑軌一樣滑走的,那就是律儀。到三惡趣門,不會門打開就掉下去,不會這樣的,就乘著那個滑軌車滑過去了,甚至連三惡趣門的名聲都聽不到了,就是最勝的別解脫律儀,因為它會讓有情免受惡趣的痛苦。 [04′21″]


  所以再重新想一下,我們天天說:「建立教法!」那麼什麼叫建立教法?說:請善知識住世,然後教法住世。那麼教法住世的根本是什麼?在這裡邊說:聖教的根本在於戒律,佛法能否住世,觀待於正法毘奈耶的行持有否住世——正法毘奈耶的行持住世,佛法就住世;如果戒律的行持不住世,佛法就不住世了。 [04′52″]


  在這裡邊我們想一想,我們常常在講「正法久住」,還希望「建立教法」,還有常常說:「維繫師父的宗風」,這都是很多老學員還有法師們常常的思路。那麼師父的宗風到底是什麼?就是令法久住!令法久住就是觀待於戒律!所以於微細戒,看!「不管修行多高,守護別解脫律儀卻比自己的生命還要珍惜,這就是極扼要處!」 [05′28″]



- 290 -

⒈這裡的「極扼要處」是那件事呢?

⒉上師用什麼生動的比喻比喻戒律呢?

⒊您平常會想用什麼方法「建立教法」,會想到戒律嗎?為什麼?
——
祖師了解犯戒對於獲得成就的影響而我們不知道、感覺不到,所以我們不在意,但是這種影響是存在的,可憐的是我們已經受影響了還不知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