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廣海明月]講次0265





講次 0265  (2020/10/12 ~ 10/14)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造者殊勝-其身獲得功德事理
音檔 4B 21:58 ~ 23:15
廣論段落 P3-L5 獲得功德事理分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事理。 今初
手抄頁/行 第1冊 P125-L1 ~ P125-LL4 ( 2016 南普陀版:P125-L2 ~ P125-LL3 )
手抄段落 所以大師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在第六頁上面是利他。


        我記得在哪一講講過一個照妖鏡的問題,現在師父又講,後面還會講。你就會發現跟著師父在隨學的過程中,師父一直要提醒我們這個問題。因為向外看是一個習慣,然後向內看也是一個習慣。很顯然剛學的人向外看的習慣太嚴重,向內看的習慣沒有,所以必須跟著老師、跟著善知識,跟著僧團,大家要學習艱難地開始向內看。 [00′31″]


  有些人向內一看,黑洞洞的,什麼也看不到,總覺得自己有道理——我能看到一大堆合理的道理,一看別人就看到一大堆不合理的道理。但是我們可以越過這些東西,再看。還有的人非常害怕看自己,當他看自己的時候,可能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一看到自己就覺得非常緊張。

其實這些都可以慢慢地穿越,因為你看到不好的你就改掉它,看到好的你就增廣它,每個人的心裡也都有美好的東西,不然我們就不能成為人了,對不對?生為人還是有條件的,所以也不要那麼害怕。但是養成一個向內看的習慣是非常辛苦的,大家一定不要拒絕這種修鍊,不要拒絕這種練習。 [01′15″]


  發現在商量問題時,商量、商量,我們那個鋒利的東西就出去對別人了!當然有可能現在學了教法之後,我們是見解上的討論。但是當我們這個態度開始變鋒利,開始變得非常生硬的時候,自己能不能有一個警鈴開始響起來:「欸!我又開始對別人犯老毛病了!」這時候要不要深呼吸一下,調整一下,說:「對不起,給我一秒鐘的時間。如樹應安住,我調整一下。」然後你可能就再勉強地微笑一下,不要用那麼可怕的臉對別人。

因為我們這個臉非常奇怪,只有照鏡的時候是面對自己的,不照鏡的時候都是面對別人的。我們到底呈現出一張什麼樣的臉讓別人看?很少人自己知道吧!對不對?是這樣嗎?還是你們都知道你們給別人看的是什麼臉?就照鏡子的時候會遇到自己,平常都是別人會遇到你的臉。所以盡量給別人一個稍稍柔和一點、和藹一點的臉色,這個也是要修鍊的。 [02′14″]


  所以,非常非常地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師父對我們這種提醒。你看,在《阿底峽尊者傳》提到戒律的時候又提到這個問題。因為我們不會向內看的話,我們就沒法達成戒律的要求——對自己的心念了了分明,對自己的語言了了分明,你非常知道前一刻說了什麼,哪一句話是說錯的,下一念就改了。

我們跟不上我們的心念,心念太快了!電光很快吧?風很快吧?流星很快吧?流星那麼快,我們還能看到呢!當那個樹在搖擺,或者雲在飛的時候,我們知道可能風在運行,可是我們的心念呢?「逝者如斯夫」,像洪水一般流過去的心念,有幾個心念是能夠抓住的呢?你只要在念密集嘛的時候,看看你清清楚楚念的有幾個就知道;或者念幾句觀世音菩薩,接著走神了,能知道是在第幾句走的嗎?然後又什麼時候拉回來的? [03′11″]


  所以這樣想一想:我們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語言、習慣,甚至是自己的審美。出去看別人是用審美的觀點在看,還是用一個到處看不好的、看恐怖的觀點在看?——因為沒有審醜這個詞——用什麼樣的目光在看?我們看出去的和我們內心的世界是吻合的,沒有審美,就會看到醜陋的東西,我們不會看光彩之處,因為沒有養成習慣。 [03′41″]


  師父在這一段講《阿底峽尊者傳》,講到阿底峽尊者連最細微的戒都守得這麼好的這件事時,又提到了這個——千萬剛學的時候,不要拿這個標準去到處看別人啊!要「有了正確的認識,自己衡量自己」,還有那句話——「努力爬上去」。這是個爬坡,爬坡是不輕鬆的;掉下去很輕鬆,但是也沒命了。

所以向上爬每一步都很艱辛的,就是要擺脫你的舒適圈。當然你爬兩步到一個風光的地方,可以稍稍看一下,也是會有這種境界。但是你必須要向上爬,每爬一步都要努力,努力才會有收穫!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堅持法鏡內照,看自己的心念在想什麼、聽自己在說什麼,甚至猜一下你的表情是什麼樣,猜一下!這對我們是很有好處的。 [04′39″]


  收攝一下。先想一想:我們所處的環境如果都是一個向內看的環境,我們就會改變這個習慣;如果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一直相互指責的話,我們先忍、忍、忍,有一天也會忍不了,也開始指責。所以這個修行環境是很重要的!如果這修行環境大家都覺得不要指責別人,指責別人是錯的,不要讓別人痛苦。你不希望別人指責你,你也不要指責別人;當你有慈悲心的時候,你就勸勸別人。 [05′10″]


  所以我看到這個修學環境的重要性。我們在這個環境裡是會學好的,我們不會跟原來一直一直說別人過失、說別人過失這樣的人聚在一起,口業的那幾種——離間語呀、說是非,天天講這個,講久了之後,耳濡目染我們就慢慢變了。

可是如果我們在一個觀功念恩的環境,一個都向內看的環境,每天修鍊自己的話,注意!假如給你十年,這兩者你想想會差多遠?十年之後,生活在這兩種環境的人,他們會相差多遠?這就是修學環境的重要性,就是廣論班的重要性,就是僧團的重要性! [05′53″]



- 265 -

⒈您覺得向內看艱難嗎?為什麼?

⒉您承許「無論心裡怎麼想的,儘量保持一個好臉色」很重要嗎?為什麼?這跟修行有什麼關係?

⒊怎麼理解「我們看出去的和我們內心的世界是吻合的」這句話?

⒋您喜歡説是非的人嗎?如果不喜歡,那您聽到他人在説是非時,是會湊上去聽,還是避開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