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廣海明月]講次0234



【講次】 0234  (2020/06/25 ~ 06/28)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造者殊勝-所言根本及直接造者
【音檔】 4A 10:01 ~ 10:47
【廣論段落】 P2-L9 ~ P2-L10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引導學徒之次第。
【手抄頁/行】 第1冊 P102-L2 ~ P102-L7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102-L4 ~ P102-LL7 )
【手抄段落】 所以他第二步說這個…..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他第二步說這個:啊,不但這個造的人這麼殊勝,而且造的法這麼殊勝,「啊,這麼好!」於是你一心仰望,於是那恭敬心提起來,那個時候你就能夠正式修學佛法。所以他在正式講這個法之前,先把這個法的殊勝說一下,啟發我們對這個法的恭敬。

我們平常所以愚痴,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恭敬,所以當你恭敬的時候,一方面眼前修學佛法,是一個最大的推動的力量,障礙減少,同時呢以前的宿障也能夠淨除,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00′49″]

這樣很快地聽一遍,如果你們課下沒有去聽師父的帶子的話,聽完能很快地了解嗎?要重複地聽哦! [01′01″]

前面推論這麼多,說到底有沒有智慧呀?沒有智慧怎麼辦呢?能不能依止到善知識?然後,師父講到這裡了:哎呀!不但造的人這麼殊勝,而且造的法這麼殊勝,這麼個好法,所以我們一心仰望,恭敬心就提起來。

造者殊勝、法殊勝,為什麼講這兩點?其實是為了降伏我們的慢心,讓我們知道依止的善知識是怎樣的,從而提起恭敬心,因為佛法要在恭敬的狀態下才能很好地修學。所以師父把這個來龍去脈講得很清楚。 [01′38″]

很多年前,很多人可能沒有習慣學很多教典的時候,能有著這樣非常非常善巧,還把我們內心中的那種疑問能夠答出來的善知識,是不是很幸運啊?所以在這個時候,師父說在正式講法之前,要把法的殊勝說一下,啟發我們對法的恭敬。

接下來一句話,「我們平常所以愚痴,最大的原因」是什麼呢?師父在此處說:「是不恭敬。」大家內心裡會覺得是這樣嗎?我愚痴是因為不恭敬嗎?你們可以討論、討論。 [02′25″]

其中一點,我會發現特別愛學習的人確實他會在很多境界裡都想要學;想要學的話,就會注意別人哪個地方比自己超勝;對教典的理解,還有行持的部分,什麼樣的品德是比自己超勝的,他就很注意去看別人生命裡最閃光的部分。

如果一直很我慢的話,是看不到別人比自己超勝的部分;他沒有那樣我慢的心,懷著恭敬心去看的話,一定會看到很多很多閃光點,看到了之後他就會去學,學久了之後,能不成為智者嗎?還會那麼愚痴嗎?所以如果師父不做這樣的連結的話,很難想像自己一個不恭敬的身語意狀態會導致愚痴,甚至越來越愚痴嗎?我們可以捫心自問一下。 [03′32″]

那麼恭敬的心態,師父說:「一方面眼前修學佛法,是一個最大的推動的力量,障礙減少,同時呢以前的宿障也能夠淨除。」什麼叫推動的力量,而且是最大的?為什麼恭敬心成為一個最大的推動的力量呢?大家想一想:我們最大的推動的力量應該是好樂心嘛——我喜歡,為什麼是恭敬心呢?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是我喜歡的話,那喜歡什麼呢?比如喜歡學佛法的什麼呢?教給我們的眼界,對吧?我們怎麼樣去看待一個問題。一旦我們去看自己的時候或者看他人的時候,這種眼界一定就會合乎於恭敬的。因為不恭敬的話,跟佛法整個的見解都是不相符順的,學著、學著就沒有意思了。 [04′49″]

大家考慮、考慮:當我們去拜佛沒有感受的時候,當我們去學經典沒有感受的時候,當我們去聽佛法沒有感受的時候,請問是不是恭敬心出問題了呢?我們面對佛像的時候,心裡沒有什麼感動,是由什麼導致的?

比如說看到觀世音菩薩的像、看到釋迦佛的像,那種從寺院很遠的地方就想要跑過去,然後跑到佛像前就想一下子拜下去,非常歡喜和虔誠地看著佛像,那個心慢慢地模糊了之後,我們到底要怎麼樣去把它修起來呢? [05′32″]

要想一想、憶念佛陀的功德,想一下:釋迦佛為悉達多太子的時候,怎麼樣地離開了王宮進入了苦行林?他從一個怎麼樣的生活狀態,進入到了赤著腳、托缽,什麼都沒有的一個修行者的狀態?他不是一般的王公貴族,因為他就是未來的國王,他棄捨的東西和他想要得到的東西,如果棄捨的比得到的更多的話,那不是做了一個顛倒的選擇嗎?

一定是在自己的生活降到不能再低的水準的時候,他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豐美、大樂、大自在。那麼在這其中,進入苦行林,費了那麼多辛苦的修行,得到了佛法之後為我們宣講佛法,這一切的辛苦,我豈能站在他面前對他無動於衷呢? [06′37″]


- 234 -

1.請將前面的講次作個復習,並完整說出上師這裡所說的「來龍去脈」。

2.為什麼「不敬」會令人愚癡?

3.為什麼一個人會願意向他人學習呢?

4.願意向他人學習就一定會恭敬學習對象嗎?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5.何謂因為缺乏恭敬心「學著、學著就沒有意思了 」?

6.上師最後教導我們如何生起恭敬,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到您嗎?為什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