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全球廣論]講次0102




【講次】 0102  (2019/03/21 ~ 03/24)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造論宗旨
【音檔 2B 25:30 ~ 26:40
【廣論段落 P1-LL1 今勤瑜伽多寡聞……復乏理辯教義力
【手抄頁/行 第1冊 P62-L8 ~ P63-L2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62-L8 ~ P63-L2 )
【手抄段落 那麼再下面那個呢?……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那麼「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往下列舉的是什麼呢?是有一些修行人犯了一些這樣的過失,你說修行人不真正想修行嗎?可能也挺好樂修行的,但是呢有一些人會持著這樣的見解來修行。 [00′18″]

  你看我講了這麼長一段,其實師父這麼幾行就講清楚了。當我們開始在聽《廣論》的時候,我們其實也不知道這「境、行、理、果」是出自於哪裡,然後師父這樣解釋一下,我們就了解到:哦!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要了解這麼多,不聽聞是不可以的!所以師父把很濃縮的教理,用非常簡潔的話,讓我們聽起來根本都不吃力。如果像我這樣念了然後引證出來,對初學的人來說,尤其是還害怕學很多的,那可能就學不下去了。

所以師父總是把一些非常難,聽起來很深邃、很複雜的教理,用非常淺白的文字清晰地講給我們,讓我們能夠輕鬆地趣入,而且能夠理解師父到底在講什麼。但是不能因為好像文字上理解了之後,我們就覺得對這一段話已經理解地非常清楚了。實際上你去想這一小段,它所包含的義理就是整個《現觀莊嚴論》,是非常非常地深邃的! [01′23″]

  大家可以看到由於師父的恩德,我們能夠略略地了解一下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他所應具備的狀態。這裡邊還有一句話,說:「什麼境界是我們所對的,那麼你怎麼去行持,根據什麼道理,產生什麼結果等等」,下面那三個字,如果看手抄你注意!「一定的。」「等到你修行到什麼程度,那麼你就有什麼樣的結果,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這段話看起來字面就是這樣,似乎是很容易了解的,但是對什麼境界,然後依著什麼道理修行,修行什麼程度,得到什麼結果......,師父說這個是一定的! [02′22″]

  這裡邊會對付到我們內心什麼樣的一個見解呢?比如有人說:「啊!我用功了很久啊,好像我也修不出來。」但是當你產生這樣的感覺,或者這樣的一個困境的時候,看到師父的這句話,會不會好像被打了一下?「我都種因了,然後我會認為修不出來——那個因長不出果來。」我們不是在這兒嘆息,就該去考慮是什麼原因。因為師父在「今勤瑜伽多寡聞」這一節裡講到是一定會出生那種結果的。那為什麼我沒出生呢?肯定是因上哪裡缺了條件!這樣的話,就不容易讓我們動搖我們對這條修行的路的堅持。 [03′08″]

  還有一點,師父說:「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簡單的幾句話就行雲流水這樣地講出來。「一步一步的」,那是不是我現在還沒到可以看到那個結果的那一步?比如說舉個最簡單例子:背書這件事,在寺院裡小沙彌還有法師們中間推背書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我們寺院已經推行二十多年了——背書這件事就是拿書把它記住,但是背會了之後,最大的敵人就是遺忘。

當你把整本的《辨了義不了義》背完了之後,當時背會了,可是如果一段時間你不去再度再度地復習的話,還是會被遺忘毀壞掉,會斑斑駁駁的。一定是循序漸進、循序漸進,然後越來越背熟、越來越背熟,到最後可能你熟到不再忘了。 [04′02″]

  我曾經問過仁波切說:「到底要背到什麼程度算是可以的呢?」仁波切就笑了,講一個譬喻說:「有一隻藏獒在後面追你,你在前面跑,一邊跑還能背出來,就要熟成那樣子。」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背書的時候用非常快的速度背,背了之後等有一天善知識說:「我們全部用這樣的一個調背這一個偈子。」比如說像這個「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背的時候就很快,但是全班一起背的時候要是有一個調——「~今勤瑜伽多寡聞~」,這樣整個的背誦就變慢了;如果把那個句子再拉更長更長,發現第二句就掉了,就不會了。

所以考背書的時候,要是把它安上一個調子讓全班一起背,那又是一個檻兒,大家又得練。所以這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換著法地背,然後還有不同階段的考試,實際上也是我們對教典越來越熟悉的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如果沒有真正地坐在班上花心思背的話,實際上也不會了解背書的種種難題,以及突破難題的喜悅。 [05′18″]

  所以提到這個「一步一步的」,就讓我們回首我們的學制,這麼多年了大家還是積累一些經驗,所以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它一定會有一個由因到果的成熟。

師父講的這個「一定的」,等到你修行到了什麼程度,那麼一定就會有那樣的結果。師父輕輕地用非常有力的這樣一個見解,破斥了我們內心中無始劫來熏習到的「我種了什麼因好像不會感得那種結果」的這種邪見。比如說:我此刻聽聞一定是可以趣向無上菩提的,我就是種這樣一個因,那麼將來就會成熟於這樣的果!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敢忽略發心,因為它會引導我們趣向那裡。 [06′13″]

  所以我認為這個「一定的」很重要!如果能把它默背在內心中的話,當我們內心中感到乏力的時候,開始懷疑我這樣做會不會有那樣的結果呢?然後師父這個「一定的」加持力就會出現,可以對治我們內心中關於「如是因結如是果」的不確定性或者疑惑,甚至是否定它的那個邪見。 [06′42″]

-102-
1.為什麼「這一小段,它所包含的義理就是整個《現觀莊嚴論》」?

2.在上師提之前您對「一定的」三個字有留意嗎?如果有您原本對它的理解是什麼?

3.您心中有「一定的」三個字所要對付的邪見嗎?是什麼內容呢?

4.聽完師父和老師的開示以後您原本的邪見有動搖嗎?

5.在學習背書這個例子上的一步一步是什麼呢?

6.如果您有找到心中的邪宗,請您改用「肯定是因上哪裡缺了條件」的角度思考看看,並把結果跟同學分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