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全球廣論]講次0096



【講次】 0096  (2019/02/28 ~ 03/03)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論前皈敬
【音檔 2B 21:18 ~ 22:27
【廣論段落 P1-L7 攝二大車善傳流……敬禮持彼燃燈智
【手抄頁/行 第1冊 P60-L5 ~ P60-LL1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60-L6 ~ P60-LL1 )
【手抄段落 我為什麼要特別舉這個例子呢......然後幾十年。


那麼我們再聽下一段。



我為什麼要特別舉這個例子呢?我們哪,因為你沒有真實地認識,我們種種增上慢心很容易生。欸,往往人家聽見大徹大悟,好像那個大徹大悟成了佛一樣。不是!大徹大悟有層次不同的,凡夫也是大徹大悟,也可以,就這樣;然後佛也是,天台智者大師也是。

那我就特別說明一下,像憨山大師這麼地了不起的人,看那個天台智者大師這麼高。然後天台智者大師他最後走的時候,人家弟子問他說:「大師啊,你證得什麼品位啊?」「我只登五品,只登五品。」那還是在「觀行位」上當中的人哦,他的老師才是「相似位」當中的人。

我們這位阿底峽尊者他不是最後哦,他剛出家的時候,哦,還沒有出家,他去參訪善知識,他那個善知識最起碼的都是加行位上的人,有很多是地上菩薩,就告訴他他自己的經驗,然後他照著修持,當時就證得他老師相應的位次。這樣高的一個人,出家,然後幾十年! [01′14″]

  
這一段不知道大家聽完之後有沒有疑問?可能很多同學疑問的是:聽到大徹大悟,好像大徹大悟就成了佛一樣,師父說:「不是!大徹大悟的層次是不一樣的。」這裡邊有一句話,說:「凡夫也可以大徹大悟。」注意哦!這裡邊說什麼?佛坐在菩提樹下,是不是也夜睹明星大徹大悟了?還有天台智者大師、憨山大師都徹悟了。這裡邊可能一些同學會有疑問:大徹大悟的還是凡夫嗎? [01′53″]

我稍稍作一個解釋。在這裡邊,徹悟肯定是對於空性的證悟力——了解。對於空性的了解,首先要從比量上證得,在比量上證得就屬於思所成。那麼比量證得為什麼叫比量證得呢?就是要依靠正因而證得它的所立,這就是比量證得。那麼在正因上,有「自利時」還有「他利時」。

「自利」就是自己思惟,比如說成立空性的這個正因,思惟之後而證得了空性,這樣是比量,這個就叫「自利時比量」。「他利時比量」就是從他陳述的這個正因,聽到之後他證得了空性,這個叫「他利時比量」。但是都是要依靠正因去證得什麼?所立,所以它是比量證得空性。比量證得空性可不可以叫徹悟?也可以吧!比量證得空性,是凡夫否?是的,所以他也是凡夫。 [03′01″]

證悟空性,在《現觀辨析》裡邊列舉了九種正因去成立空性。有幾種還記不記得?大家還記得嗎?五相、七相、金剛屑因,還有離一異、破有無生、破四邊生、破四句生、對立可得因,還有一個緣起因。透過這九種正因去成立無自性的道理,然後行者要對這個無自性的道理進行思惟。

剛才我講的是比量證得,比量證得屬於思所成;接下來用奢摩他去證得空性,它屬於修所成;修所成之後,再來用止觀雙運證得。這個之前還是屬於什麼?分別心的,還是屬於分別心證得,止觀雙運之後最後現證空性的那個行者才是聖者。不是用分別心證得,它是現證。那個時候,如果是大乘行者的話才是登初地,然後還要兩大阿僧衹劫累積資糧,去成就無上正等菩提。 [04′18″]

大家可以想想這個過程哦!依據教理去判斷一個大德他的所證,不是說:啊,看起來像怎麼樣!因為有嚴格的教理的基礎來判斷。所以像這裡邊寫到,阿底峽尊者他的老師最起碼都是加行位的。加行位是什麼?就是剛才我們說止觀雙運去證得空性,還是在分別心上證得,還沒有現證之前,那時候是加行位的。

有記得這段吧?師父講到:「有很多是地上菩薩」,就是阿底峽尊者的老師哦!「就告訴他他自己的經驗」,就是他的老師把他的經驗告訴他,「然後他照著修持,而且當時就證得他老師相應的位次。」所以這是絕頂聰明的一個修行者,他的成就是很難想像地高!師父說:「這樣高的一個人!」所以他才能把幾派的傳承融會於一身嘛! [05′18″]

- 096 -
1.在上一次討論過了這裡的「增上慢」是什麼形相的基礎之上,您能夠找出在這一講裡面上師是用什麼方式幫助我們破除它呢?

2.聽了整個從凡夫到成佛的過程中所要經歷的那麼多階段,你數得出有幾個「大徹大悟」嗎?

3.您原本也有生出「大徹大悟的還是凡夫嗎的問題嗎?」您為什麼會有這個疑問呢?

4.聽了這麼多法相名詞,您有更想要深入經藏嗎?還是更害怕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