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老師。全球廣論]講次0064

真如老師  全球廣論 II


【講次】 0064  (2018/11/08 ~ 11/11)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論前皈敬
【音檔 2A 20:28 ~ 21:29
【廣論段落 P1-L5 是無等師最勝子……禮阿逸多及妙音
【手抄頁/行 1冊 P43-LL3 ~ P44-L3 ( 2016 南普陀版:1冊 P43-LL3 ~ P44-L4 )
【手抄段落 前面上說「遊戲」……就教化眾生的意思來說。


我們下面再來聽一段。



前面上說「遊戲」,這個地方遊戲不是我們現在的沒有什麼事情玩玩,這個不是!所以這個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他這個菩薩有無邊的智慧的光明,為什麼叫像月亮一樣呢?這個太陽曬在身上,唉呀,讓人家熱得有點受不了!這個月亮啊光明,照在身上就給人家有個清涼之感。

他不是像聲聞一樣地停止在那裡不動的,而他是有種種方便,種種方便遊化這個世間,所以叫「遊於畢竟空」,以智慧扶持,所以儘管他有種種事業,是不受染污,這個遊戲是這個意思,就是教化眾生的意思來說。 [01′05″]
  

以前在廣論班的時候,有的時候聽一小段,我們會重複地聽師父的帶子,有的時候會聽七、八遍,有的時候還聽過十二遍、十四遍、十七遍等等。所以如果你們覺得沒有聽明白,可以把師父的帶子再重聽一遍,因為我在講的時候可能只有放一遍。 [01′30″]

在反覆重聽師父的一小段的時候,我們總是發現,有一些同學會落掉師父要講的意思。還有的,他非常認真地聽,聽一遍,我說:「這段有這個意思,有聽到嗎?」他說:「欸?沒有哦!」他落掉了。然後重複一遍再給他聽,又落掉了。最高記錄是有一個同學重複聽了十二遍,他都會落掉同一個部分,到那個部分不知道為什麼就沒有聽到。

後來又特別指出,說:「這一段,你要把剛才落掉的這一小段把它聽出來!」結果我說聽了十七遍就是那個同學,他把它聽了十七遍,然後終於聽到了。後來他自己就慨歎,說:「啊,業障啊,業障!為什麼我總是在每聽一遍的時候就落掉這個部分呢?」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02′21″]

在「現化遊戲無量土」,師父著重解釋了「遊戲」。師父說:遊戲不是我們現在沒有什麼事情啊到處玩,這個是區別於世間的。這個「遊戲」在藏文裡是「戲舞」的意思,師父就講了這個偈子,說:「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這裡邊就提到了智慧,智慧像月亮一樣照在身上,給大家有清涼之感。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可以反思一下,首先「遊戲」,會不會想到小時候的遊戲?遊戲是孩子們最投入的,如果一個小孩哭了,給他一個好玩的東西,他馬上就會忘記,然後甚至臉上還掛著淚珠,就開始歡天喜地地遊戲了。這是那個遊戲。 [03′17″]

談到遊戲,就一定要提到「樂在其中」,所以佛菩薩度眾生戲舞的時候,他也是一個「從樂趣勝樂」的美妙的旅程。菩薩在無邊的世界化現無窮無盡的身體,用種種方便利樂有情的時候,他自心是樂在其中、是很歡喜的,甚至歡喜越來越增廣、越來越增廣。 [03′44″]

那麼對比我們來說,當我們承擔一個事業,有一個名頭掛在我們頭上,要涉及到很多問題,僧團、法人事業呀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那能感覺到承擔這些事情的時候越來越快樂嗎?如果自己越來越熱惱的話,那肯定不是師父所歡喜的。

所以在承擔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考慮:是我自己在承擔嗎?還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而我只是在其中集聚資糧,給我這樣一個美妙的機會,讓我能夠練習我的發心、練習自己的持戒。所以要感謝一切參與到這個福德和智慧偉大事業中所有的人。 [04′41″]

如果常常念茲在茲都不失去正念的話,我們會知道所顯現的一切、好像從境那方面出現問題的一切,實際上都是自心對這個境界的安立出了問題。當我們感到熱惱的時候,不是一定在境界上出了什麼不順心的事情。

可能還有一種考慮是:事情是那樣的,但是一定會產生熱惱、一定會產生苦悶嗎?一定會產生焦灼嗎?或者一定會產生孤獨感嗎?或者一定會產生瞋心嗎? [05′18″]

在承擔事情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執著,因為特別特別在意、特別特別想辦成這件事情。所以當過分地執著這件事的成功,總是想:「啊!等到它成功的那一天,我可能就開心了!」

這樣的話,可能你就會忽略成辦它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那些很絢麗的、最難忘的事情,因為我們一直盯著成功。這樣的話,其實我們就沒法活在當下,甚至每一天都過得匆匆忙忙,甚至是非常浮躁的。 [05′52″]

比如說發心,每天《廣論》研討之前都有一個發心,如果匆匆忙忙地發心,而且對發心沒解其味,久了之後它就變成一種形式,變成不入心的;再久了之後呢,就唯恐自己成為教油子。

因為知道了很多道理,可是卻沒有拿它來修心,修了很多年之後,反倒對佛法退心了。這一定是自己的修持方法、用心方式有問題,因為上師們並不如是。 [06′21″]

在承擔很多法人事業,或者法師們在僧團裡承擔,比如說在五大論進程中所有的法師們,他們要學藏文、然後必須背書,因為不背書上辯論場就沒得辯。在辯論的時候,大家都要上場,比如說給你十五分鐘時間,你的辯論必須要滔滔不絕。而且那個對方是沒有套好招的,就是抽籤決定,你遇到誰也不知道,他看了多少書其實你也不甚了解。

所以在辯論場上的遭遇戰,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新奇也很刺激的!如果不善於調解內心,都把它變成是一種壓力、一種焦灼的話,那學習經論的過程中就會變得很累。

但是如果我們上辯論場的時候,很期待對方出現精彩的理路,或者自己雖然想好了一個思路,因為認真地祈求佛菩薩,在那一刻,感受到佛菩薩的加持的時候,對於同樣的一段文義我們會有很多重的理解,甚至更深入的理解,突然產生像火花般飛躍的、燦爛的思路。當這種思路產生的時候,你知道它照亮了自己,你知道很欣喜地會遇了這個思路。 [07′36″]

但是如果我們一直沉甸甸地考慮成敗,一直計較著成敗的話,我們就不能全心地領會到佛菩薩的加持。在那一刻我們和自己的辯論並不能合而為一、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辯論——整個宇宙就只有我和對面那個跟我辯論的,甚至到最後,對面那個辯論的人,就好像我自心裡的兩個聲音在彼此辯論一樣。
所以那可能在某種程度很激烈,但它是一個寧靜的、非常廣闊的、非常非常專注的一種辯論。 [08′08″]

一旦我們不停地去樂在其中,感覺每一場辯論都是一場加持,又讓我清涼了一些熱惱。這樣的話,整個學修的過程,就是充滿期待、充滿發現的。

然後你會不由自主地熱愛這個過程,期待在辯論場上遭遇到更強悍的對手,甚至強悍到他足以把我打敗、甚至打敗得落花流水,這樣我回去才會去想,才能夠起死回生。如果自己無法起死回生,我必須求教於佛菩薩——就像阿底峽尊者在辯論的過程中,他會回去祈求度母,祈求完之後去辯論就會很厲害。 [08′46″]

- 064 -
1.你有「總是在每聽一遍的時候就落掉這個部分」的情形嗎?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2.難道不是「我自己在承擔嗎」?為什麼這會是我「熱惱」的因?為什麼「還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而我只是在其中集聚資糧,給我這樣一個美妙的機會,讓我能夠練習我的發心、練習自己的持戒」我就不必痛苦了呢?

3.「特別特別在意、特別特別想辦成這件事情」難道錯了嗎?這可是師父要作的事耶!如果説是錯在「過分」那什麼叫作「過分」?

4.試著找找「成辦它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那些很絢麗的、最難忘的事情」有哪些?

5.什麼叫「沒法活在當下」?誰不是活在當下呢?我們又不可能活在過去或未來,這裡的所破到底是什麼?它跟這裡的「遊戲」、「樂在其中」又有什麼關係呢?

留言